返回顶部

什么是从众心理,到底有多么可怕?

[复制链接]
xyfanLv.9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23-3-20 06:36:23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浪潮”之下的从众心理
《浪潮》是2008年上映的一部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德国电影。故事发生在一所德国高中进行“国家体制”主题活动周期间,影片的主人公赖纳·文格尔是这所高中的老师。由于他最喜欢的“无政府主义”课被另一位老师捷足先登,因此他只能主讲“独裁统治”课程。对于自由散漫的学生们来说,任何课程都只是为了学分而上,他们在课上大声聊天,无心听讲。为了改变这一情况,文格尔别出心裁地设计了一个“独裁统治”的社会实验。
在为期一周的实验中,文格尔处于至高无上的位置,学生们对他要绝对服从。他提出铿锵有力的口号——“纪律铸造力量、团结铸造力量、行动铸造力量”,用严苛的规则束缚学生,向他们灌输集体主义,要求他们绝对服从,遵守纪律。令人惊讶的是,原本散漫无序的学生们逐渐变得非常顺从,步调一致地投入其中。他们精神抖擞,穿上制服,做课间操,互相监督,很快凝聚成一个新的团体。他们给这个团体命名为“浪潮”,还设计了一个专用的问候手势。他们发传单,印贴纸,拉拢新的成员。只用5天时间,“浪潮”组织就发展壮大起来。这些青年男女渐渐沉湎于这个名为“浪潮”的组织中,从最初的玩乐心态,一步步滑向了“独裁”与“纳粹”的深渊……
这个别具一格的社会心理学实验惊世骇俗地证实了极权主义与普通人生活之间的某种必然关系,同时也让我们看到了从众的力量。
什么是从众心理
从众心理是一种比较普遍的社会心理和行为现象,指个人受到外界人群行为的影响,而在自己的知觉、判断、认识上表现出符合公众舆论或多数人的行为方式。美国社会心理学家阿希曾进行过从众心理实验,结果在测试人群中仅有1/4~1/3的被试者没有发生过从众行为,保持了独立性。可见,从众是一种常见的心理现象。从众性是与独立性相对立的一种意志品质,从众性强的人缺乏主见,易受暗示,容易不加分析地接受别人的意见并付诸实行。通俗地讲,从众就是“人云亦云”“随大流”:大家都这么认为,我也就这么认为;大家都这么做,我也就跟着这么做。
从众可以是表面的,也可以是深入内心的。换言之,一个人的公开行为表现可以是服从群体,但内心仍然坚持与群体不一致的信念;也可以不仅仅表现在公开的行为中,内心的信念也与群体的行为和信念相一致。
美国著名社会心理学家戴维·迈尔斯认为,同一种从众行为从心理上可以划分为“简单服从”和“内心接受”两种形式。个体保留他的个人观念而僅仅改变其公开行为,这种从众形式叫作“简单服从”;个体在公开行为中和在私下态度上都与群体保持一致,这种从众形式叫作“内心接受”。“简单服从”和“内心接受”之间的区别是重要的,因为它可以使人们预测群体压力撤销之后个体的行为。“简单服从”的个体在群体压力撤销之后,仍然保留着与群体不一致的信念,人们无法确定他以后是否会按群体的规范行动;但对于“内心接受”的个体而言,人们对其行为进行预测的准确率会很高。
在影片《浪潮》中,大部分的“浪潮”成员都是出于“内心接受”而表现出从众行为的,所以即便在教室之外,他们也积极地保持着“浪潮”的集体信念,穿统一的服装,做统一的手势,共享利益并且一致对外。
但班级里向来非常有主见的女生卡罗的从众表现,则属于“简单服从”。她虽然在行为上保持了与集体的一致,内心却怀疑集体的选择,只是迫于压力,暂时在行为上与集体保持一致。直到后来文格尔要求大家都统一穿白衬衣,她因为坚持保持自己的穿衣风格而被集体排斥,这让她更加明确了自己对这个组织的质疑和拒绝,继而果断停止了自己的从众行为。
但是,卡罗后来的行为也不能简单称为“反从众”,而是“非从众”。与“从众”类似,“非从众”也包括两种形式:一是“反模仿”,指的是个体观察了群体中其他人的行为后,采取了一种与他们对立的行为,或者相反、极端的行为。“反模仿”又称为“反从众”。二是“非模仿”,指个体对如何行动会做出自己的决定,而不是简单地对群体压力做出反应。“非模仿”又称为“独立”。
[url=https://www.msn.cn/zh-cn/news/other/%E4%BB%80%E4%B9%88%E6%98%AF%E4%BB%8E%E4%BC%97%E5%BF%83%E7%90%86-%E5%88%B0%E5%BA%95%E6%9C%89%E5%A4%9A%E4%B9%88%E5%8F%AF%E6%80%95/ar-AA18NtFi?ocid=msedgdhp&pc=CNNDDB&cvid=8e03d170e20541608fa3c8d4900f66c4&ei=11&fullscreen=true#image=1][/url]
什么是从众心理,到底有多么可怕?


事实上,“反从众”者像从众者一样,也受到群体压力的影响。不过,他们不是服从群体的压力,而是反对它。这种人的行为是,群体要这样做,他偏要那样做。例如,每个人在晚宴中都穿得整整齐齐,而他偏要穿得邋里邋遢;大家都说地球是圆的,他硬要说地球是方的。“非模仿者”则会对群体行为进行考察,然后决定群体行为是正确还是错误,再根据自己的判断,做出服从或不服从群体的决定,这种人的行为受群体压力的影响较少,主要是自我意志的体现。因此,准确地说,卡罗的非从众行为就属于“非模仿”,她是一个标准的独立者。
从众的心理动机
是什么原因导致了有些人只是表面上“简单服从”,有些人则是“内心接受”呢?社会心理学家凯尔曼提出,为了受到群体的奖励或者为了避免惩罚,个体表现出与群体相一致的行为,这时,“简单服从”就会产生;当个体相信群体的观点或行为是正确的时候,“内心接受”更有可能产生。然而,凯尔曼还提出了第三个范畴,称为“认同”。当个体为了维持与一个他认为是重要的个人或群体的关系,而模仿这个人或群体的行为时,便会发生“认同”。随着时间的推移,只要个体继续认为这种关系是有价值的,这种形式的从众便会继续下去。
除了凯尔曼的解释,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也能够解释为什么这部电影中的很多学生会发自内心地认可“浪潮”,愿意成为这个组织的成员。马斯洛认为,人类的需求可以像阶梯一样从低到高按层次分为5种,分别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爱和归属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需求层次理论有两个基本出发点:一是人人都有需求,只有当低层需求获得满足后,高层需求才出现;二是在多种需求都未获满足时,首先满足迫切需要;该需要满足后,后面的需要才显示出其激励作用。
位于第三级别的爱和归属需求属于较高层次的需求,这一层次的需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对“爱”的需要,即人人都需要伙伴之间、同事之间的关系融洽或保持友谊和忠诚;人人都希望得到爱情,希望爱别人,也渴望接受别人的爱。二是对“归属”的需要,即人都有一种归属于一个群体的感情,希望成为群体中的一员,并相互关心和照顾。“浪潮”组织的出现,恰恰就满足了影片中很多青少年对归属感的渴望。
比如,在影片中,马克和卡罗原本是一对关系亲密的情侣,但马克面对“浪潮”,选择了从众,卡罗却坚持自我,拒绝从众。两人因为对“浪潮”组织的态度对立而疏远起来。同样像马克一样寻求归属感的,还有“浪潮”组织中最坚定的支持者蒂姆。蒂姆性格内向、不善交流,少有成就感,在学校更是经常被人欺负,被称作“软脚虾”。也许是这个原因,他一直希望周围能有几个“兄弟”。为此,他经常给予其他男生小恩小惠,并在后者近乎鄙夷的目光中讨好说:“是送你们的,我们是兄弟。”然而,事实上,没有人把他这个窝囊鬼当兄弟。老师文格尔的介入与“浪潮”的成立,显然给一直处于“校园底层”的蒂姆的生活带来转机。他义无反顾地烧毁了家里所有的名牌上衣,从此只穿“浪潮”的制服——白衬衣。制服的确给蒂姆带来一种神奇的归属感。当他被欺负时,他开始试着反抗,而与他同穿制服的“浪潮”成员也走过来保护了他。因为“浪潮”的存在,蒂姆感觉自己不再是一条虫,而是一条龙的一部分。
“浪潮”之下,你我皆是乌合之众
这场“浪潮”运动实际上是文格尔策划的一场社会心理学实验,目的是让学生们认识到极权主义和独裁政治离我们并不遥远。但随着活动的推进,原本迷茫叛逆的学生们很快从“浪潮”中体验到了前所未有的归属感,并且变得冲动、易受鼓动、理性丧失。老師文格尔也逐渐意识到,“浪潮”已经发展成一个微型的“独裁统治”运动,远远超出了自己的预想。于是他召集大家,宣布实验结束了,“浪潮”结束了!对此,所有学生都难以接受,再次丧失归属感的蒂姆作为整个“浪潮”运动中最忠诚的拥护者,在打伤同学后饮弹自尽……
毫无疑问,这是一场非常成功的社会心理学实验,但从伦理角度看,这个实验违反了心理学实验的伦理原则。每个心理学实验进行之前,都要进行伦理评估,无论被试者是人类还是动物。对于人类被试者,实验会不会造成被试者的身心伤害,都需要进行详细评估,如有意想不到的不利结果出现还需想办法弥补。比如,实验后被试者出现消极情绪,实验人员可能会采取一些心理咨询或辅导方式来使其恢复到平和情绪。
可以想象,参与过“浪潮”的每一名学生,都在内心体验到了深深的创伤。但这场刺痛人心的心理实验也有着非凡的意义,毕竟它让我们看清现实,用事实证明了极权主义并未走远,同时也证明了从众的力量,让我们看到了“浪潮”之下,你我皆是乌合之众。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加入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传薪教育,传承创新,传薪助力!线上线下平台,助力小学、初中、高中师生的课前、课中、课后多场景教学、训练、检测和考试,依托学校、老师、家长、教辅出版商等多方合力辅助教与学,借助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潮流技术,积极响应国家“双减”政策,真正实现高效教学!
  • 官方手机版

  • 微信公众号

  • 商务合作